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1月4日讯 为指导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企业规范标识,市场食品引导医生、监管临床营养师和消费者科学合理使用特医食品,总局制定指南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制定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指南》分为五个部分,特殊包括基本要求、医学用途内容要求、配方主要展示版面要求、标识禁止性要求和其他要求。市场食品
《指南》明确,监管特医食品标识是总局制定指南指印刷、粘贴、发布标注或者随附于特医食品最小销售单元的特殊包装上,用以辨识和说明食品基本信息、医学用途特征或者属性的配方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的总称,包括标签和说明书。《指南》强调,特医食品标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涉及特医食品注册证书内容的,应当与注册证书内容一致。《指南》要求,标签、说明书应真实规范、科学准确、通俗易懂、清晰易辨,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绝对化语言。
《指南》系统归纳总结特医食品标签和说明书需要标示的13项内容,细化企业对产品名称、商品名称和商标的字体要求,明确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临床试验标注要求,提出了“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内容字体和警示用语要求。针对当前一些产品的主要展示版面标注内容繁多复杂,不利于消费者清晰识别问题,《指南》明确提出主要展示版面应标注的内容,首次提出特医食品最小销售包装应标注特医食品专属标志“小蓝花”。标志应标注在标签主要展示版面左上角或右上角,可以按样式等比例变化。非特医食品不得冒用、盗用特医食品标志。
《指南》结合近年来注册管理实践,明确同一企业生产的同一特医食品,其标签的内容(净含量和规格、口味除外)、格式及颜色应保持一致,便于消费者清晰识别选购特医食品;强调标签和说明书不得对产品中的营养素进行功能声称,避免误导消费者。此外,从特医食品安全使用角度考虑,增加了一些产品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标注。《指南》还对标签和说明书提出禁止标注涉及虚假、夸大,以及预防、治疗疾病和保健功能等内容。
《指南》属于技术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特医食品企业标识,引导医生、临床营养师和消费者科学合理使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和辨识度。
(责任编辑:百科)
- 合众思壮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涉多项违规投资者可索赔
- 招行提拔两名行助“补缺”高管阵容,王颖、彭家文任职资格获准
- 信达证券登陆上交所A股券商增至43家 业务高度集中2022年净利最高跌7.74%
- 宗校立:非农爆了市场裂了 交易者们傻了
- RCEP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 光大期货【硅】:弱势复苏 涨势乏力
- 双将护航捕捉兔年机遇 工银稳润一年持有混合正式发行
- 开年近20家半导体公司启动上市辅导!设备及部件公司云集 SiC龙头也来了
- 直面能源危机!欧盟准备伸出“看得见的手”:限价、控需、征税……
- 赛为智能股价飙涨收关注函
- 贵州茅台集团诉贵州季克酿酒业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明日开庭
- 临近空间飞行器市场前景广阔
- 央行银保监再放住房信贷支持信号
-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每盒102元降至21.8元跌八成 市值两月蒸发411亿吴以岭身家缩水1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