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新台币刻意“超前贬值”牺牲消费者利益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9月26日刊登题为《台币超前贬值 牺牲消费者》的超前贬值文章。
文章称,台媒在物价上涨的新台巨大压力下,美联储21日宣布升息75个基点,币刻今年3月以来累计调升了300个基点,意牺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升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牲消最高水平。但美联储公布的利益利率点状图却暗示,今年年底利率还会继续升高。超前贬值台湾方面随后也在22日将利率升息半码(12.5个基点),台媒存款准备金率升高1码;累计从3月迄今,新台台湾方面也调升了利率(即重贴现率)2码。币刻
在台美利率差距扩大之下,意牺新台币汇率当然走贬,牲消兑换美元价位从去年平均28.02贬破了31.5,利益今年已贬超过11%。超前贬值据预估台币第四季度会继续贬到31.92,令人胆战心惊。
文章接着分析道,台币走贬会产生何种后果呢?首先,短期间当然让台湾产品的国际报价降低,有利于出口。其次,进口品价格变贵,消费面若能反映,就会减少进口;若无法减少消费,就会提高进口成本、冲击物价。在两者的影响之间,台湾地区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必然经过讨论,甘愿冒着物价可能继续升高的风险,让利差扩大、台币走贬,应是寄望出口可以获得更有力的支撑,即使不“屡创新高”,至少不会显著下降。
台湾方面之所以会有这种思考,应是认为在美国大幅升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也都在对抗通胀,纷纷跟随甚至早于美国调升利率,这将和美国共同夹杀全球经济需求,冲击台湾的出口和增长。
然而,文章提醒道,经济增长是发展的手段,不是目的;而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要让民众过更好的生活。因此,在出口和进口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都必须保持平衡。
文章最后说道,刻意压低调升利率的幅度,让新台币继续走贬,是可以让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有较佳表现,但却牺牲消费者的权益,包括进口品变贵、通货膨胀变高、生活和旅游成本变高,造成的结果就是牺牲了大量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满意度,成就少数拥有生产资本的资本家,让他们获利更多。这不仅是政策上的不公平,更造成所得分配持续恶化,制造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抢搭国际汇率重整的机会,操作新台币超前贬值,不是国际竞争和发展的正道。
(责任编辑:时尚)
- 券商“走出去”蹄疾步稳 海外展业正当其时
- 智飞生物卷入受贿案:为推广宫颈癌疫苗,连续4年给桂林市疾控中心主任潘定权现金共计40万元
- 通信领域有哪些“霸王条款”?中消协点评来了
- 累计套现192亿欧元!大众汽车再度出售保时捷股份,计划分拆上市其他公司应对电动化转型
- 广汽集团曾庆洪: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推动阶段
- 太难了!美股多空对冲基金几乎全军覆没,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 北京金控集团董事长范文仲:完善数据要素基本制度 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 “顶流”丘栋荣押中两只大牛股!基金抱团风格转变
- 中国信通院发布报告:企业信用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千亿
- 前9月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突破万亿元 完成投资8236亿元
- 250港元之际,段永平再度高呼买入腾讯,今早还用闲钱买了茅台
- 外媒:日本“埃普西隆”火箭发射失败 被远程摧毁
- 神舟十五号计划近日择机发射
- 10月12日银行早报:9月新增贷款2.47万亿创历史同期最高,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之后,保本的银保产品更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