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贸易审计局副局长李光林:扎实做好新时代审计工作
学习时报
党的审计署贸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易审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工作,陆续领导出台一系列加强审计监督的计局计工法规制度文件。党的副局十九大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长李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出“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光林权威高效的扎实做好作审计监督体系”,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代审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审计署贸领导。党中央关于审计领域重大工作的易审决策部署取得明显成效,新修订的计局计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为强化审计监督、副局完善审计制度提供法治保障。长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光林要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扎实做好作重要作用。
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审计,完善体制机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依法审计,实现审计全覆盖,努力做到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要把党中央要求贯穿监督全过程并转化为具体举措。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站稳立场、站高角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强优势、补短板,切实提升审计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牢牢把握审计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职责定位。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在各类经济监督中,只有审计专司监督,不兼备许可审批、项目管理、资金分配等职能。审计定位于经济监督,但不应止步于经济监督。财政资金分配承载着政治意图,重大项目实施影响着政策效果。审计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基础上,要深入揭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运营、重大经济风险隐患、重大廉政风险和权力运行等问题。
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审计是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力量,只有加强研究才能更好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要注重开展研究型审计,从改革的角度发现问题,深入揭示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以改革的思维提出改进建议,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深化改革。着眼宏观,研究“国之大者”,将研究型审计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促进“研以致用”,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把研究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落实到各环节,使审计结果既有事实有数据有底气,又有站位有高度有思路,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供可靠依据和重要参考。
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审计不是评功摆好的,审计就是挑毛病的,不要怕得罪人。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一切工作都要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敢于斗争,敢审敢严、真审真严,依法忠实履行监督职责,当好经济政策落实的监督员和资产资金的守护者。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班学员,审计署贸易审计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