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15年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关键期
[探索] 时间:2025-07-07 03:26:53 来源:专欲难成网 作者:焦点 点击:12次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制造造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28日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工程国从国的关键未来15年是院院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制造业数字化、年中网络化、大国到制智能化转型。中国制造造强
在28日《财经》杂志举办的工程国从国的关键“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陈学东表示,院院智能制造技术对加快制造业数字化、年中网络化、大国到制智能化推进,中国制造造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国从国的关键有利于制造业质量变革、院院效率变革、年中动力变革。大国到制
陈学东表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经过十几年产学研用的努力,取得一些进步。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未来目标是70%,全球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有40余家,将来要达到150家。
此外,已培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80个,未来目标是120个。在基础零部件方面也取得个别突破,中国成为产业覆盖面最宽、体系较为完整的基础制造大国。
对于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陈学东从宏观政策、平台、人才三方面提出建议。陈学东建议,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做好顶层设计。针对“卡脖子”问题,由国家来主导主办突破工程保证供应链自主化;针对基础不足的短板问题,由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办法来夯实工业基础。重视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强化突出工业5G,统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
陈学东还建议加强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进一步发挥高校、转制院所、龙头企业的作用。另外,按照制造业基础、共性技术、工业母机技术和重大装备技术来布局中国制造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完)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第八届证券期货科学技术奖揭晓
- 人民时评:新职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 李湛:企业需及时调整自身产能 并坚守汇率风险中性原则
- 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超二成,四季度走势如何
- 小康人寿连亏12年:因噱头营销风险被通报后,又有2款产品被叫停
- 消费电子芯片迎向上拐点?下游客户去库存初显成效 年末需求有望提升
- 连花清瘟断货?以岭药业回应:不太清楚,全力保市场供应
- 同比增长114% 为什么折叠屏手机能逆风增长?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的实施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看得懂、好操作
- 习酒董事长张德芹: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机械自动化创新,让员工获得更大收获
- 热搜第一!我国首次截获全球新物种!速看
- 定了!光大银行行长付万军回归大行,或任农行行长!多位大行行长\
- 威兰达新车车机死机 车主投诉后已顺利解决
- 经济日报:新型职业农民应成职称评定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