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并购遭问询
今年以来,上市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热潮不断,公司光伏、跨界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成热门投资领域。并购不过,遭问跨界并购面临技术和人才储备、上市收购整合、公司商誉减值等多种风险,跨界一直以来也是并购监管关注的重点。从交易所问询内容来看,遭问多家公司因跨界且高溢价收购,上市被问及交易估值的公司合理性、跨界收购的跨界原因及必要性等。另一方面,并购部分公司在发布跨界收购的遭问相关公告后,股价迎来短期上涨,被质疑迎合热点炒作股价。
11月10日公告称,因收购与公司目前主业无关的半导体专用设备公司,公司收上交所问询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2.96万元且经营亏损,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0.29亿元。公司拟1.1934亿元现金方式收购苏州桔云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评估增值率1210.36%,本次收购所用全部资金为控股股东借款。除要求至正股份说明跨界收购的原因及必要性、本次交易的估值合理性、举债收购的合理性外,上交所还要求公司结合公司本年度自身经营情况,说明若不进行本次收购,公司今年业绩是否可能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相关指标,本次收购是否涉及年末突击交易等多方面问题。
因高溢价跨界收购光伏设备公司,也于11月初收上交所问询函。公司拟2.70亿元收购江苏晶熠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90%的股权,评估增值率为1303.44%。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结合相关问题、同行业公司估值、同类交易估值情况论证本次交易估值的合理性。上交所还要求公司说明标的公司收入与客户情况、成本与供应商情况、研发与核心技术及商誉减值风险等。此外,、、、、等多家公司均因跨界并购遭问询。
此前,兽药公司绿康生化8月1日披露拟收购江西纬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纬科)100%股权的公告,8月1日至8月5日,绿康生化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江西纬科主营薄膜复合材料及光伏配套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安装。2021年亏损663.74万元,2022年1月至4月亏损688.63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2%。该项资产预估值1亿元,溢价率约为632%。
对此,深交所要求绿康生化说明在标的资产业绩亏损、资产负债率高企的情况下进行高溢价收购的原因及必要性;同时结合公司在光伏领域已有的技术、人才储备、市场资源等,说明公司是否具备充足的资金投入能力和业务整合能力,本次收购决策是否审慎合理,能否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质量,是否存在迎合热点炒作股价的情形等。随后绿康生化于8月7日晚间公告称暂停此交易。不过,11月初,绿康生化宣布重启收购,11月3日、4日和7日,绿康生化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并购市场共首次公告了6603起并购事件,规模约14689亿元,同比下降约20%。从参与各方的并购目的维度看,横向整合的并购事件规模占到总体约 38.8%,以5919亿元位列第一。战略合作、资产调整以及多元化战略分别以3018亿元、1680亿元和521亿元占据整个市场的19.8%、11.0%以及3.4%。其他各类型的并购目的总计规模约4129亿元,占整个市场的27.0%。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跨界并购多是因多元化战略布局,公司谋求多元经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但不排除炒作股价的“假并购”,投资者要谨慎辨别,切忌盲目追捧。对于跨界并购,监管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收购必要性、估值合理性、商誉减值风险等,意在督促上市公司规范操作、量力而行,避免“质次价高”的收购。高溢价并购的背后往往暗藏风险,可能会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休闲)
- 哈尔滨土地市场冰封:前10月成交4宗地块,有房企表态不再拿地
- 中信证券一周研读|紧扣稳增长,布局低位品种
- 经济日报:以制度创新维护金融稳定
- 吉林各市州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
- 北证50首秀开门红:收涨2.55% 成交额超12亿元
- 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 北约陆军总司令被俄军俘虏?
- 新华社:防疫生产并重 上海万人工厂有序复工复产
- 实拍石家庄中高风险区居民收爱心“大礼包”:有牛奶和扒鸡等
- 工人日报刊文:网购超长预售暗藏消费陷阱
- 数据科技|碳中和跟踪:光伏政策与需求同步向好,核电或替补电力系统压舱石
-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孙春兰在上海调研指导,要求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 12家药企,立案调查!国家药监局通告19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涉及葫芦娃药业、洛阳顺势药业、江苏至善堂药业等
- 冯俏彬:留抵退税可缓和企业现金流,各方都在齐心协力将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