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信托监管会议:政信业务风险上升,房地产信托风险仍最集中
记者 | 吴绍志
2023年度信托监管工作会议于2月21日下午3点召开,年度银保监会及各地银保监局有关监管人士、信托险仍信托公司主要负责人、监管信托保障基金、政信最集中中国信登及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人员均有参会。业务
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这个会是风险房地年度会议,既总结了2022年的上升工作,又对2023年工作做了重点部署。产信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托风是,在回顾2022年行业发展状况时,年度通报了一些行业突出的信托险仍重点风险和问题。”
具体来说,监管首先就是政信最集中房地产信托风险,虽然房地产信托规模同比去年大幅下降,业务但是风险房地仍然是整个行业里面风险最为集中的领域。
其中,违规行为包括:个别公司以明股实债的方式,变相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个别公司以明股实债方式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违规提供融资等相关行为。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资金信托规模为1.28万亿元,同比下降0.67万亿元,降幅34.20%,环比下降9.49%;较2021年末规模降低27.30%;占比下降至8.53%,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
而根据中国银保监会2022年披露的罚单信息,房地产业务上的违规行为仍是罚单“重灾区”,山东信托、长安信托、中融信托等多家公司当年被处罚。
例如,2022年1月,山东银保监局公告,由于违规提供房地产融资,山东信托被罚款35万元;3月,黑龙江银保监局公告,由于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投放到“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中融信托被罚款20万元;7月,四川银保监局公告,由于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变相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债务性融资等11项违规行为,中铁信托被罚款860万元。
其次,监管也关注到政信业务中的风险。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有冲动让信托公司帮忙做政信项目来隐藏风险,也有信托公司会协助地方政府新增一些隐性债务,监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这次也在会上敲打了各家公司,希望不要做有悖于国家宏观大事的事情。”
据证券时报报道,除了隐性债务问题,政信业务中的城投债投资也颇受关注,包括大量城投债投资未纳入新增政信业务管理,非标转债城投债投资潜藏违规行为等。
会上,监管人士要求各属地局要继续做好信政业务监测,重点关注城投债投资风险,督促辖内信托公司提前做好信政业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信托产品现在还相对安全,违约较少,部分定融等非标出了一些问题。集中风险不太可能,主要就是几个网红地区有些风险。”
他建议,现在能选择投资的产品并不多,选择展业稳健靠谱的信托公司,收益预期保守一点会更好,“一般非标产品以避险为主,还没到全面好转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政信业务的违规在2022年同样成为监管处罚的重点。
例如,2022年1月,陕西银保监局公告,由于违反规定接受地方政府担保,违规参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融资等行为,长安信托被罚款270万元;4月,湖北银保监局公告,由于为企业融资过程中接受地方政府承诺类函件,国通信托被罚款25万元;7月,江西银保监局公告,由于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及接受地方政府担保等行为,雪松信托被罚款440万元;9月,甘肃银保监局公告,由于对信托资金的投后管理不到位,未对融资人是否按约定用途使用信托资金进行有效的检查监测,造成资金被融资人股东挪用,增加了政府隐形债务,光大信托被罚款50万元。
与此同时,业务清理与压降方面,上述业内人士称,会上监管人士指出一些信托公司在整改过程中执行不到位,比如通道业务没有按要求进行整改,或者压降力度不够。
监管人士指出,现场检查和审计发现部分信托公司压降成果不实,通过直接调表,虚假结束项目等等多种方式,虚假压降两项业务。此外,部分信托公司非金融子公司清理仍然不到位。
2022年期间,由于违规为银行提供通道业务,新华信托、东莞信托、中铁信托等均被处罚。
据证券时报报道,为拆解影子银行风险,监管人士表示,根据要求,地方银监局要严格督促辖内信托公司积极落实整改工作任务,确保通道类非标资金池等待整改业务规模每年压降25%。
华东某信托业内人士对此向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有些通道业务无法压降,因为根据合同约定还没有到期,监管也表示理解,但是可压降的部分需压降25%。
“两压一降”要求以来,通道类信托业务规模已明显收缩。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按功能分类,事务管理类信托已经从2020年三季度末的9.23万亿元(占比44.26%),下降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8.88亿元(占比41.65%)。
展望2023年,截至1月30日,《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结束,在新的业务分类之下,信托业将焕发出怎样的生机,后续值得关注。
-
外媒:导弹事件发生当晚,俄恶作剧博主冒充马克龙与波兰总统通话意大利总理:普京称停火条件不成熟,不打算与泽连斯基会面岚图FREE纯电车型价格上调1万元 增程版售价不变英国宣布对俄罗斯传媒人员、官媒及军方人士实施制裁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挥绿色交易所功能,积极服务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法拉第未来遭美国证监会调查 股价一度跌超11%超配中国市场!全球资管巨头加仓A股,海外中国ETF持续吸金,这只年内至少涌入90亿快讯:铁矿石主力合约涨超1.5% 创2021年8月9日以来新高智能车舱里能感受“元宇宙”,参与者可以通过唇语操作游戏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累计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4万余户,5起税收违法案件被曝光
- ·汉莎航空周五将取消几乎所有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航班
- ·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累计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4万余户,5起税收违法案件被曝光
- ·社科院学部委员蔡昉:中国生育率回升的潜力是巨大的
- ·上海:4月2日起,离沪人员须持核酸阴性证明和抗原阴性证明
- ·江淦钧白手起家创业20年赚得63亿身家 索菲亚陷增收不增利怪圈发力大家居突围
- ·欧盟将修改反垄断法规 以适应数字时代需求
- ·多家智库下调菲经济增长预测
- ·美元霸权地位松动,外汇储备安全成各国头号考量
- ·理想汽车8月销量断崖式下滑 市场已抛弃理想投奔问界?
- ·俄铝发布2021年业绩 净利润32.25亿美元同比增长325%
- ·“芯慌慌、锂茫茫”下 2021年8家上市车企仅三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 ·葡2月份失业率为5.8%
- ·银行理财产品波动加大 特定养老储蓄也是好选择
- ·去年投资收益率约5%!上市险企齐发声:权益市场已具备战略配置价值
- ·专访瑞凯集团执行董事:对中概股投资保持信心 关注生物医药等领域长期机会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正为4月中旬返回作各项准备
- ·中国结算总经理孔庆文:在金融科技创新的孵化、推动、维稳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7月1日起实施,绿色建筑能耗超标最高罚投资额百分之四,责任人也将被罚!
- ·“转板第一股”诞生:观典防务转科创板获批 审核用时仅36天
-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努力让租赁成为勒住房地产市场“灰犀牛”的绳索
- ·信达策略:银行板块在什么阶段有超额收益行情?
- ·快讯:快手股价涨超8% 2021全年营收增长37.9%至811亿元
- ·Meme股“死灰复燃”整体股价反弹46% 分析师:当前环境下,难再现融涨式增长!
- ·库存全国前五!惠州盛产超级大盘,有楼盘七三折卖房,仅需“0.5成首付”
- ·《中国金融》|田国立:以新金融实践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华润置地管理层:收并购更侧重于项目,不会考虑公司平台股权
- ·中国电建:1月至10月新签合同金额为8761.4亿元,同比增长55.49%
- ·东航航空飞行器事故险企已支付14笔人身保险赔款,预付1.16亿元财产保险赔款
- ·没有资金流出香港的显著迹象!香港金管局:有能力抵御资金流波动
- ·浙江嘉兴经开区在集中隔离点发现2例阳性感染者
- ·萌宠商业秘密:猫一生或消费20万,宠物医疗、保险、殡葬向人类看齐
- ·农行河北分行原副行长王振林被双开:长期亦官亦商、擅权妄为
- ·财经早报:央行呵护流动性4月降准可期?多地派发高“含金量”政策大礼包(3只新股)
- ·俞敏洪“扎心”了,爬香山买门票被提示“老年人免费进入”..
- ·上海:24日起,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公共场所
- ·柔宇科技“断粮”22个月、欠薪半年 还有得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