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兴趣消费潮流涌动 年轻人月支出占比近三成
中新社长沙10月15日电 (张雪盈)“我每年在兴趣消费上的中国支出占比支出约为5000元(人民币,下同),兴趣消费既有联名款的潮流洗发水、牙膏等生活用品,涌动也有徽章、年轻卡片等小型摆件,人月基本遵循按需购买的近成原则。”“95后”徐鑫(化名)说。中国支出占比
资料显示,兴趣消费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潮流比2012年的涌动16510元增加18618元,累计名义增长112.8%。年轻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人月个性化、近成多元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中国支出占比IP联名、宠物周边、潮服潮玩、香熏游艺……“兴趣消费”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消费品,具有迭代速度快、附加价值高、文化性强等特点。
2022年9月,艾媒咨询针对中国“90后”“00后”等一批新青年消费群体进行研究,发布了《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研究显示,近两年来,“兴趣消费”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七成以上消费者的主要消费诉求为社交需求,蕴含着社交、悦己等情感属性的兴趣消费平均月支出占比为27.6%。
在22岁的棉花娃娃收集爱好者陈盈盈眼中,兴趣消费是年轻消费群体自身情绪、意识和个性的一种表达。“兴趣消费只有0次和无数次。”自2019年初次购买,陈盈盈现已拥有15只棉花娃娃。“父母认为娃娃占空间,但就像老一辈喜欢集邮、集票,收集棉花娃娃也只是我‘悦己’的一种手段。”
得益于兴趣消费的蓬勃发展,26岁的向荣还“小赚”了一笔。“大多数联名款都是一次性发售,部分‘入坑’较晚的玩家为收集全套周边产品,便会从‘前人’手上高价购买。”
以2020年《偶像梦幻祭》与日本人气品牌主题店animate cafe进行的联动为例,活动期间,消费者购买售价在330元左右的蛋糕,即可获赠随机周边;如今想单独收购则需要花费5000元到30000元不等。
记者发现,基于兴趣消费潮,年轻人的消费行为正与社交形成深度捆绑。“我喜欢盲盒,在为抽中自己属意的盲盒而感到惊喜的同时,也会因处理重复盲盒感到困扰。”拥有247个盲盒的陈婧表示,在盲盒交换与买卖过程中,社交的产生几乎是必然的;而与同好进行交流,无疑也增强了自身与品牌间的黏性。
在兴趣消费的影响下,线下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创新,气味图书馆、POP MART城市旗舰店、APEDE MOD色彩概念店等与多元兴趣文化进行创新融合的线下体验店,正悄然成为年轻人打卡的“心头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我喜欢和人交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线下体验店,让我们在近距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时,也能有机会认识更多同好,拓展自己的社交圈。”陈婧憧憬道。(完)
(责任编辑:休闲)
- 金融街论坛热议金融科技:如何促循环,实现全球经济合作共赢?
- 外交部:巴勒斯坦问题不应被遗忘
- “股神”巴菲特遭“逼宫”,美最大养老基金支持罢免其伯克希尔董事长职位
- 华为消费者业务自救,进军商用市场,正式更名“华为终端”
- 甘肃严打制售假药劣药违法犯罪:打掉犯罪团伙17个,涉案价值6000余万元
- 宁王市值跌破万亿大关,创调整新低!连跌股曝光,最长已跌了11个月,估值底何时来?这项指标揭晓门道
- 达达招募上海保供骑士:超1万人报名,超3100名骑士认证成功
-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在京发布 未来十年粮食紧平衡有望缓解
- 从新发展理念看中国经济新开局:一份充满中国智慧的应变之方
- 811亿资金争夺20股:主力资金重点出击5股(名单)
- 伪造疫情防控通行证,湖北鄂州一人被行拘十五日
- 中银国际:上调电力板块评级至“超配” 华能国际电力目标价5.3港元
- 港媒:壹传媒及《苹果日报》6高层承认串谋勾结外国势力
- 今年来最高收益超49%,业绩领跑的油气QDII适合现在买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