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长线资金又有新来源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证券长线资金又有新来源
4月21日,日报《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个人意见》(下称《意见》)发布,从制度模式、养老有新源参加范围、金制金又缴费水平、度实税收政策、施长个人养老金投资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意见,线资确立了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证券基础制度框架。
同日,日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个人会议提出,养老有新源养老金、金制金又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类资管机构是度实投资者中的专业机构代表,也是施长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压力不断加剧背景下,尽快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呼声不断。此次相关制度落地,可谓恰逢其时。这是推进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赋予了个人更加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保险需求。
个人养老金制度被称为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如何通过投资实现个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为我国居民养老提供良好的资金补充?《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在其中担起重任。公募基金“入选”,意料之中。因为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成熟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表现方面可圈可点。根据证监会公布的数据统计,公募基金服务投资者数量已超5.4亿,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4万亿元,并创造了良好的长期收益,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从更深层次来看,基于财富管理的天然要求,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具有投资期限相对较长、安全性和稳健性较高等特点,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综合各方判断来看,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但基于我国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人口基数较广,并且未来还会根据各方面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可以预见,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下一步,各方将稳妥有序推动有关工作落地实施,拉开资本市场服务养老事业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时尚)
- 中国铜厂与国际矿商长协谈判 着力提升产业议价优势
- Snapchat和TikTok将在Pixel 7上提供10-bit HDR视频支持
- 克宫:“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是“常识的胜利”
-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 午评:港股恒指跌0.39% 中字头异军突起中国联通涨10%
- “欧佩克+”减产,白宫:拜登对这一短视决定感到失望
- 标准逐渐提升 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换挡”提质
- 基础设施成重点目标,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
- “靠银行吃银行”,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美媒:世界经济需要供给侧改革
- 欧盟非正式领导人峰会闭幕
- 坚实业绩是股市定心丸
- 赶考十年 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交出优秀答卷
- 估值已达历史最低 每经品牌100指数破晓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