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牌照“失宠”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原标题:【财联社时评】保险牌照“失宠”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日前发布公告,失宠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国际”)于9月15日减持2615.95万股新华保险H股股份,保险之后复星国际持股比例将降至4.9999%,牌照这意味着后续减持可毋须公告。长期持续这则消息,下去除因复兴方面主动减持而备受关注外,失宠保险牌照的保险未来前景也再度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目前,牌照至少从数据来看,长期持续曾经被誉为金鸡的下去保险板块已成鸡肋。2022年中报显示,失宠复星国际来自保险板块的保险业务收入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2.7%;但保险板块业务利润亏损5.42亿元,牌照同比下降138.3%。长期持续而今年以来,下去在复星系减持和变卖的过百亿资产之中,曾为其引以为傲的保险板块动作最大。在新华保险之前,复星已经先后减持或退出永安财险、泰康保险以及美国ATG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一度成为众多民营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郭广昌也曾公开推崇“巴菲特模式”,即通过收购保险公司,将低成本获得的保险“浮存金”作为源源不断的投资资本,再“滚雪球”扩大资产。但随着近年来监管趋严,这种将保险牌照视为杠杆收购工具的业务模式难以为继。
笔者认为,监管趋严只是这几年各路资本抛弃保险牌照的原因之一,更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当前的经济周期不利于资产端加杠杆并购。近几年,全球范围内资产收益率都趋于下行,而疫情、汇率波动、地缘政治等其他原因更加剧了跨境并购的不确定性。Wind数据就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并购市场(包含中国企业的出入境并购及外资入境并购中国企业)公布了4116起并购事件,规模约9285亿元,整体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6.5%。
不仅在资产端机会不多,负债端保险产品侧重投资收益率来吸引客户的模式也过时。一方面社会杠杆率下降,高收益投资项目缺失,保险产品高收益率难以持续;另一方面,长期产品同质化,让寿险和产险的客户群体已经出现局部饱和,保险产品向纵深发展能力不足。这些原因,导致保险公司近两年经营出现断崖式下跌。上半年已披露信息的61家险企合计净利为41.3亿元,同比下滑86%,其中32家公司亏损,29家公司盈利。复兴保险板块的业绩表现只是当前行业的一个侧影。
资本运作功能受到限制后,保险牌照的账面价值自然缩水,做保险公司股东也不再“有利可图”。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就已经有50多家险企股东宣布减持或清仓险企股权,涉及33家险企。而在高峰期的2016年,曾有73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参与发起设立保险公司。2017年,该数字下降为23家。2018年下降为10家,2019年下降为4家。2020年后,已再无上市公司通过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方式获取牌照。
笔者认为,在监管趋严和经济周期的“双杀”之下,当前保险牌照的低迷情况还会持续下去,未来也不排除还有其他类型的资本退出,但从长期来看这对行业未必是坏事。从监管层面看,各类规则的梳理旨在纠错,而非持续收紧;从经济面来看,周期的低迷会进一步倒逼保险产品和服务回归本源,同时科技元素的渗入,形成多元化的保险市场竞争格局。更重要的是,当前保险牌照数量的萎缩和保险股权集中趋势,也有利于提升行业存量资本的含金量和竞争优势。一旦经济走出周期,保险牌照的内涵价值还会再次体现。
(责任编辑:娱乐)
- 花费超2200亿美元?卡塔尔或打造“史上最贵”世界杯!远超近八届世界杯成本总和?怎么花掉的
- 北京三批次土拍首日:10宗地底价成交156.8亿元 8宗明日线下竞拍
- 微信:有个别用户传播“全国航班大面积取消”谣言信息,将从严处置
- 时隔24年,日本终于出手了!日元瞬间涨超500点!
- 新浪财经荣获第十五届金投赏两项提名奖
- 南宁公积金新政征求意见:三孩家庭最高可贷100万元
- 555亿基金争夺20股:主力基金重点出击7股(名单)
- 商务部: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希望继续深化对华投资
- 火灾已致36死2人失联,河南安阳这家公司是做啥的?
- 欧盟食品浪费惊人,比进口量还多!
- 小鹏汽车顾宏地:G9将在欧洲市场进行销售,未来每个季度或将至少推出1款产品
- 时隔24年,日本终于出手了!日元瞬间涨超500点!
- 郭树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风险完全可控
- 原海南省农垦总局巡视员彭隆荣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