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柴麒敏:碳中和目标正在重塑全球经贸发展规则,海洋碳汇潜力巨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青岛报道 6月23日上午,气候球经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分论坛之一——蓝色国际合作企业家暨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青岛举行。战略中心中和正重展规则海论坛上,柴麒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以线上视频方式发表演讲时表示,敏碳目标贸碳中和目标的塑全广泛提出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经贸、洋碳投融资发展规则,汇潜海洋生态治理在其中也将发挥关键作用。力巨
柴麒敏表示,气候球经2021年是战略中心中和正重展规则海巴黎协定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截至2021年末共有超过130个国家以不同形式提出碳中和目标,柴麒特别是敏碳目标贸中国、美国、塑全欧盟等大型经济体提出碳中和目标后,洋碳未来全球产业竞争、汇潜能源市场、资金流动、国际贸易都可能围绕碳中和目标形成新的规则。
“其中,实现碳中和目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加碳汇。针对部分因为成本太高或技术不可行减不下来的排放,需要通过自然系统的碳汇进行抵消。”柴麒敏说,在中国参与牵头提出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倡议中,除了依托陆地生态系统增加传统森林碳汇外,还非常强调挖掘海洋碳汇潜力,发挥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柴麒敏表示,未来推动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蓝碳、海岸基础设施及海洋生态保护四大领域将扮演关键角色。
据介绍,海洋存储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中国滨海蓝碳生态系统的年碳汇量约达126.88万至307.74万吨二氧化碳。其中,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固定的碳可大范围且长时间埋藏,在固碳储碳增加碳汇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同时,柴麒敏指出,海洋还是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储库,“目前海上风电光伏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不断下降。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以及氚-核聚变、海水制氢等涉海新能源、新技术未来也都有着非常大的开发潜力。”
据悉,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是由中国政府倡导设立的“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推进项目,青岛论坛作为该平台的重要活动,已成功举办五届。本届青岛论坛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本次蓝色国际合作企业家暨青年科学家论坛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支持举办。
(责任编辑:焦点)
- 新能源车一路披荆斩棘替代燃油车已不可逆
- 快讯:两市午后窄幅震荡创指涨幅收窄 工业母机板块午后大涨
- 房企违约!业主向农业银行讨要已还房贷22.7万 法院判决支持
- 美媒报道:中国持有美债跌破1万亿美元
- 银行板块涨0.47% 中信银行涨4%居首
- 整改率达97%以上,“九不准”留言板投诉信息量显著下降
- 收评:两市红盘整理沪指涨0.8% 题材概念轮动加速
- 多晶硅巨头上半年盈利已超去年全年,上游硅料厂为何赚得“盆满钵满”
- 东方锆业拟定增募不超7亿获证监会通过 华金证券建功
- 国家医保局:稳妥有序做好医疗服务价格工作
- 兰格报道:原燃料价格大幅走跌 钢价上涨动力何在?
- 除了周鸿祎的担忧,关于马斯克的Neuralink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
- 全球第十动力电池厂商蜂巢能源冲刺科创板,成长性如何?
- 河南省金融局:中原再担保集团等97家融资担保公司变更备案